香港公司在香港銀行建立賬戶之討論

香港既然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應是一個多貨幣的「提存中心」,才可讓世界各地商人自由進行交易。
但現時在香港開一個銀行戶口愈來愈困難,特别是外地人士或董事為內地人的香港公司。申請往往要交費,還要等銀行一至兩個月的審批,部分最後依然被告知開戶失敗。

銀行開戶及賬戶維護亦非常困難
最近,我們的客戶都遇到類似困難:
一國內商家想在香港銀行開戶口接受一筆貨款。但由於這公司一向在香港沒有商業活動,也沒有相熟銀行,現在要找一家銀行,非常不容易。最後他們找到一家銀行,但銀行要他們支持一下,買些投資產品。
另一國內客戶,已在銀行開戶,但銀行不時對進出的匯款要求在限期內呈交交易證明。
對比十年前在銀行開戶,即日開通和取得臨時支票簿,那種自由寬鬆的狀態已不復存在。

金融規管令開戶困難
現在銀行開戶困難是世界大勢。打擊非法外匯、不法收入、走私漏稅等,必定令富人、非法分子,及過去文件不齊全或紀錄不良的商家面對前所未見的「寒冬」。
這一場大整肅後,商業社會所有經銀行處理的金錢、財富、資產等在各政府看來會變得更有秩序、更透明和更守法。

導致開戶困難的原因
導致開戶困難不外乎:
第 一,世界各國(美國)對「洗黑錢」(包括避稅)的監管愈來愈嚴。因此針對洗黑錢(包括避稅及逃避外匯管制)的法律也變得嚴苛。許多刑事法例規定要證明當事 人有犯罪意圖,才可立案入罪。但對洗黑錢或協助洗黑錢的法律是:「當事人(銀行)應該懷疑或知悉有關款項是和任何地方發生的、任何性質的犯罪行為有關,而 沒有呈報,便是犯法」。範圍廣闊到銀行一不小心便會「中招」。
香港幾家大國際銀行的客戶把錢通過銀行匯去美國或歐洲等世界各地,導致銀行紛紛在 外 地(美國)「中招」,還被當地政府檢控,最終招致大額罰款。故此現時銀行不會太歡迎外地人士或其商業公司來開戶,還充滿戒心。他們會「驗屍咁驗」,逐條問 題要客戶提供每項的證明文件,行內以前叫「KYC」(Know Your Client認識你的客戶),現在叫客戶盡職審查(Customer Due Diligence),簡稱「CDD」。
我們會計師行業也要「CDD」。香港會計師公會在2018年2月發出268頁的指引 (Guidelines on Anti-Money Laundering and Counter-Terrorist Financing for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並作為會計師倫理規範的一部分,舉例:如果我們不小心收了客戶的錢,但原來是黑錢,會計師隨時有機會負上刑責。

第二,由於IT安保、工資、合規工作要求的成本導致經營銀行的成本大增,所以銀行只好嚴格挑選客戶。客戶存錢入銀行,如果數目不大,對銀行來說只是負擔。

第三,銀行要轉型。市場對銀行的期望已從過往「息差」作為利潤的基礎,轉至「交易手續費」(Transaction Fee)為主打,銀行不甘於從存貸息差中賺取微利(過去各年利息非常低引致息差非常小),他們希望客戶購買投資產品,從而獲得較可觀的佣金收益。

現時很多公司開銀行戶口要找會計師先整理文件,這變成業界的一門新業務。最近有一位客戶搬來一大堆文件,要我們代為解答銀行要求的查詢。

2個實用貼士
在此提供2個實用貼士給遇到開戶有困難的朋友:

  1. 國際銀行或有國際業務的本地銀行開戶要求嚴格,因為他們正面對外國政府的壓力。可以找一些規模較小的本地銀行,較容易開戶。日後有正常的香港銀行記錄再嘗試在大銀行開戶。

  2. 先與你的會計師想清楚公司的運作模式,收支狀況,再配合各式各樣文件資料去支持上述營運結構及故事,證明公司在合規的軌道上運作,日後的交易亦會為銀行帶來收益。上述做法即使銀行要求購買投資或人壽產品,額度亦可接受。

為 進一步打擊跨境逃稅,香港將與各國(包括內地)實行「共同匯報準則」(CRS),銀行要收集客戶(包括內地人仕)個人財務及稅務資料,並在2018年及日 後與各地區(包括內地)政府交換這些銀行帳務資料,即那些資料將轉到國內稅局手上。如何維護銀行賬戶已是必須深思的議題。